校長的話

Ms Chan Nga Lai

本校為香港蘇浙滬同鄉會創辦的四所學校之一。四十多年來,本校秉持校訓「整齊嚴肅」的精神,恪守中英並重、文理並重、升學及就業並重等教育方針,致力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

二零二一至二二學年,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依然持續不散,在聖誕及新年假期後出現的變異病毒株,更令本地緩和的疫情轉趨嚴峻,以致好不容易才恢復的面授課堂於一月下旬須暫停,而緊接農曆新年假期後的三月及四月亦被安排為特別假期,以取代部份暑假假期。個別學校活動無法舉行,而其他計劃中的活動日期及安排亦須修訂。

面對疫情反覆多變,本校教職員堅守崗位,在疫情稍緩的日子,協力籌辦第三十九屆及第四十屆畢業典禮,與各持份者見證畢業生們於學習生涯中重要的里程碑。而本校校史室亦於去年十二月落成啟用,不但標誌著本校辦學團體興學育才的成果,並且承載著不同年代學校持份者之集體回憶,以及讓後來者對學校有更清晰的瞭解。

在暫停面授課堂及於特別假期和復活節假期期間,本校安排中一至 中五級線上課堂、高中學科導修課、跨課程閱讀、其他學習經歷活動等,讓學生持續學習。此外,本校採用線上模式進行中六級畢業考試及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備試班,除可保障疫情下師生之健康安全,亦為學生應考文憑試作充分準備及支援。同時,學校亦為家長及學生提供網上學習及抗疫的資源,班主任並於假期內致電聯絡家長,關顧學生身心狀況及提供適切支援。

復活節假期在四月下旬結束,由於本校教職員及學生之疫苗接種率分階段達至教育局考慮學生恢復全日面授課堂的條件,同時,學校亦獲校董會同意及局方批准,故中一級及中二至中五級學生分別由五月初及五月下旬起恢復全日面授課堂。為減輕學校教職員工及學生對抗疫物資的負擔,本校獲辦學團體及校友會、教育局、社會熱心人士和機構等送贈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檢測包、口罩及其他抗疫物資。本校家長教師會亦安排家長 義工到校協助處理防疫工作,為校園抗疫提供支援。

值得一提的是,同學們在疫情的挑戰下充分發揚本校學生守則「敦品力學」及「自強不息」的精神,無論在學業或非學業方面均表現優異。

本校二零二二年文憑試的成績遠高於全港平均水平,共有7位同學考獲最佳六科成績34分或以上;成績最優異的學生考獲5科5**及2科5*,全港不多於59名或0.2%考生獲此或更佳成績(以最佳六科成績計算)。總計逾91%中六級學生於四門核心科目取得「3322」或更佳成績;逾92%獲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取錄,修讀學位或雙學位課程,當中逾41%入讀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創本校學生自應考文憑試以來之新高;另有學生經「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取錄,免試修讀學位課程。此外,為表揚本校一名文憑試考生在全方位學習方面的卓越表現,民政事務局特頒發「多元卓越獎學金」,全額資助該生修讀本地學士學位課程。

其他學習經歷方面,雖然二零二二至二一學年內多項學界比賽因受疫情影響取消舉行,本校學生仍取得公開比賽及全港性獎勵計劃主要奬項和獲頒獎學金共410項。學生的卓越表現是本校各持份者共同努力的最佳見證。

至於二零二二年獲派本校的中一新生,逾99%屬第一派位組別,當中逾54%為全港成績首20%的小六學生,反映家長對本校辦學方針的認同和教育質素的肯定。

踏入二零二二至二三學年,本校配合教育趨勢和社會發展,以及學生的需要,擬定學校關注事項,並制訂及推行一系列相關措施,冀達至所訂目標,讓學生健康成長及延展潛能。本學年學校之關注事項如下:

  1. 強化價值觀教育,提升自信創未來;
  2. 實踐自主學習,支援不同學習需要;及
  3. 持續優化學校課程,全面推行國家安全教育。

「黑暗過後是晨曦」,縱使本地疫情目前尚未完全緩解,惟本人深信在各持份者攜手努力及衷誠合作下,學校定能跨越疫情帶來的挑戰,讓學生持續取得豐碩的學習成果。

陳雅麗校長